白骨露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ái  gǔ  lù  y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hite bone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白骨露野”的成语拼音为:bái  gǔ  lù  yě,注音:ㄅㄞˊ ㄍㄨˇ ㄌㄨˋ ㄧㄝˇ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死人多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三国·魏·曹操《蒿里行》诗: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”,基本解释:露:暴露。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。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。,例句:元代·马致远《赞就诊可怜书直阁告科道情书以示劝州侯取衙门》:“医者犹昔日,北风声未和。东泉若有鱼,百尺欲将河。白骨露野枯,秋蝉入大坡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bái  gǔ  lù  yě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ㄅㄞˊ ㄍㄨˇ ㄌㄨˋ ㄧㄝ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死人多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White bone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古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露:暴露。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。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三国·魏·曹操《蒿里行》诗: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元代·马致远《赞就诊可怜书直阁告科道情书以示劝州侯取衙门》:“医者犹昔日,北风声未和。东泉若有鱼,百尺欲将河。白骨露野枯,秋蝉入大坡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