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仇敌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óng  chóu  dí  kǎi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lled with a common hatred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同仇敌慨”的成语拼音为:tóng  chóu  dí  kǎi,注音:ㄊㄨㄙˊ ㄔㄡˊ ㄉㄧˊ ㄎㄞˇ,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共同作战,年代:当代成语,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五论“文人相轻”——明术》:“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,是未必和‘批评’或‘批判’者同仇敌慨的。”,基本解释: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同“同仇敌忾”。,例句:明代·文徵明《赋得雁塔新题一绝》:“谁说唐朝一日千,同仇敌慨又文亲。”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拼音 | tóng  chóu  dí  kǎi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注音 | ㄊㄨㄙˊ ㄔㄡˊ ㄉㄧˊ ㄎㄞˇ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词性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共同作战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英文 | filled with a common hatred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年代 | 当代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解释 | 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同“同仇敌忾”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出处 |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五论“文人相轻”——明术》:“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,是未必和‘批评’或‘批判’者同仇敌慨的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例句 | 明代·文徵明《赋得雁塔新题一绝》:“谁说唐朝一日千,同仇敌慨又文亲。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纠错